01、小人嫉賢妒能,孔子難見宋君
子圉把孔子引見給宋國的太宰??鬃幼吆?,子圉進去問太宰道:“我引見給你的這位客人怎么樣?“
太宰說:“我見了孔子之后,再看見你,就好像看見一只小臭蟲一樣。我已決定把孔子引見給國君。”
子圉害怕孔子得到國君的重用,就趕緊對太宰說:“恐怕國君見了孔子之后,再看見你,也會像看見一只小臭蟲一樣了。”
太宰聽了子圉的話,也就不把孔子引見給國君了。(本文摘編自《韓非子》篇二二)
02、李斯妒賢,韓非遇害
李斯、韓非同師于荀卿。學成后,李斯游秦,官至丞相。韓非為韓國公子,因為口吃,短于游說,一直未受重用。他發憤著書,成為當時著名的思想家。他的名篇《孤憤》《五蠹》傳入秦國,秦王閱后,拍案叫絕,慨嘆道:“今生我能見到此人,與之共事,死也無憾了!”
為了得到韓非,秦王不惜用重兵急攻韓國。韓國得知內情,就順水推舟,派韓非出使秦國,以解秦攻。
韓非來到秦國,秦王欣喜過望。李斯深怕韓非受重用,危及自己的地位,在秦王面前竭力詆毀韓非,說:“韓非是韓國公子,他終究不會真心為秦國出力。而韓非是個人才,如果放他回韓國,那將后患無窮,不如找個理由加罪于他,把他殺了。“
秦王聽信了李斯,下令將韓非打入死囚。過后,秦王又覺后悔,急忙派人去釋放韓非,但為時已晚,李斯已在秦王后悔之前給韓非送去毒酒,逼他自殺。
韓非在自辯無門的情況下,只得含恨自盡。(本文摘編自《史記》卷六三)
03、刻畫無鹽,唐突西子
庾亮曾對周顗說:“現在有很多人都把你比作樂氏。“
周顗就問:“哪個樂氏?是樂毅嗎?”樂毅,戰國時期人,善于用兵。
庾亮說:“不是。是樂廣。”樂廣,與庾、周同為晉時人,做官時沒有聲譽。
周顗因此很不高興地說:“你為什么要美飾無鹽這樣的丑女,來冒犯美女西施呢?“(本文摘編自《世說新語》,《晉書》卷六九)
04、御史令罵驢及人,眾里行自討沒趣
武則天改國號為周,恐怕群臣心中不安,就讓臣下自我推薦做供奉官。除正式編制的官員外,又設置了里行史,一時間,朝中拾遺、補闕、御史等官多如牛馬。
一天,有位御史臺的令史剛進入官署,就見幾名御史里行聚在門內,令史下了驢,驅趕它沖入其中。
眾里行大怒,要杖打令史,令史說道:“今天的過失,實在此驢,請先讓我責罵它一頓,然后再受處罰。”
里行們答應了,令史就圓瞪雙眼,怒斥驢道:“你的技藝本領大家清楚,又極遲鈍,你這畜牲敢在御史里行?。⒘R罷,轉向眾里行們。
諸里行深感沒趣,只得羞愧而罷。(本文摘編自《隋唐嘉話》卷下,《大唐新語》卷一三)